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矿业投资可行性(矿业投资可行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10-08

海外矿业投资风险有哪些?应该如何防控?

1、签订长期销售协议是降低销售风险的主要方法,协议的买方可以是项目投资者,也可以是对项目产品有兴趣的第三方;通过协议安排,买方可对项目融资承担间接的财务保证责任,协议的价格一般以国际市场的某种公认价格(如伦敦有色金属交易所价格)作为基础,按照项目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环境保护的风险。

2、在此基础上,根据境外矿业并购风险现状和软环境风险变化趋势,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健全境外矿业并购投资融资机制 一是完善投资风险防控体系。

3、①项目所在国法律环境风险,中小企业一般对海外投资项目所在国法律不够了解,自己的法律人员(或法律顾问)一般不熟悉海外项目国的法律∞中小企业要清楚项目所在国法律对外资的市场准入、对油气和矿业资源投资的限制、税收、聘用当地员工及工程物资份额要求、环保要求等,能够合法、合规处理纠纷。

世界矿产勘探投资形势分析

1、因为大部分商品价格将长期居高不下,小企业对勘探业的投资调整将加强以后对勘探业的投资力度,同时也会带动股票交易的上涨。自从2002年投资预算跌到谷底,小企业的勘探支出就飞跃式增长了350%,因为从2002年到2005年所增长的32亿美元的60%都用于勘探分配。

2、进行地质勘探的优先方向是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近10年来各国用于这类矿产的普查费用占到了86%~88%。

3、区域性矿产资源形势分析是指根据矿产资源自然禀赋规律,对区域内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区域矿产资源优势,提出优化配置意见和有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利用建议。

4、虽然这几年矿产勘查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社会投入比重不断上升,但据统计分析,真正对非能源固体矿产的风险勘查资金不多,增长缓慢。在矿产勘查投入方面,矿产勘查的资金投入占矿业总产值的比例偏低。

加强中俄矿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1、加强对国际矿业合作的研究,认真研究金融危机对中俄矿业合作的影响,积极探索应对措施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矿产品价格急剧下滑,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2、公司坚守“诚信、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平等、互惠、互利”的合作原则,强调科学的管理方式和规范的运营模式。其业务范围涵盖探矿、开采、冶炼、研究和贸易等多个环节,力求实现一体化运作。通过实施风险探矿,对矿产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公司致力于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

3、其中最为活跃是加拿大的矿业公司,特别是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在蒙古靠近中蒙边界巨型铜矿的发现和加拿大西南资源公司在中国云南省金矿勘查项目的成功,大大地刺激了加拿大矿业公司在华的矿产勘查投资,尤其是投入相对较小的金属矿。

4、如果将矿产品贸易与矿产勘查和开发结合起来,经贸合作的前景就更加诱人。 第五,中俄之间、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同为友好邻邦,具有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矿产领域经贸合作的加强和扩大。通过扩大矿产领域的经贸合作,可以进一步充实和巩固战略伙伴关系,无论从国家经济利益、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安全角度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5、强化对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的监督检查,引导和强制矿山企业切实提高矿产资源采选水平。逐步实施矿产资源税费征收与储量消耗挂钩的政策措施,促进矿产资源节约开发。

6、二)对策建议 建议阿勒泰地区地勘单位、矿业企业等机构参加类似的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大阿尔泰成矿带横跨阿勒泰地区,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巨大,大阿尔泰学术研讨会所研讨的内容多为基础性地学研究,同时涵盖了找矿方法、预测、经济技术评价、环境保护等内容,这些研讨主题为阿勒泰地区找矿提供参考和借鉴。

郑明贵近三年主要科研项目

郑明贵教授在近三年内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项目,涉及矿产资源开发、经营管理风险评估、投资决策支持等多个领域。以下是他的主要项目概述: **“海外矿业投资经营管理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2014年,资助金额15万元,项目编号:12CGL008。

郑明贵是一位在科研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学者。他主持或参与了众多不同类型的研究项目,总计35项,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就有5项,涉及国家级、省部级、企业委托以及市厅级等多个级别。他的研究成果丰硕,已在各类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51篇,其中包括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26篇,以及被EI收录的6篇。

郑明贵在学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江西理工大学,他的指导能力得到了高度认可。在2002002009和2011年,他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专注于本科阶段的教学工作,展现出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对学生指导的独到之处。在管理岗位上,郑明贵同样表现出色。

采掘业的全球采掘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及启示

尽管与制造业和服务业相比,这一比重仍然较低,但是考虑到矿产资源价格持续走高,采掘业利润较为可观,因此全球采掘业FDI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从全球采掘业FDI的参与主体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愈发重视这一领域。

二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石油、矿产资源的国有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外国垄断资本对采掘业投资的比重逐渐下降,对制造业部门投资的比重明显上升。

与全球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相适应,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从第一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转变。第三产业中的一些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不动产、商业等是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

合同外资额的50.31%,实际使用外资额的439%投放在制造业;在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中比重较大的还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5%)、房地产业(36%)、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82%)、社会服务业(92%)等,而采掘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事业的比重不大。